权力游戏 《权力的游戏》烂尾,超 20 万人请愿重拍,拿什么拯救你一代神剧

来源:人气:0更新:2022-03-03 04:35:02

  正所谓期望有多高,失望就有多深。一代神剧《权力的游戏》也没能逃过美剧烂尾的宿命。

  

  这部由 HBO 拍摄的电视剧在第八季正式开始口碑崩盘,尤其是第四集和第五集播出之后更是急剧下滑,在 IMDB 评分只有 6.4 和 7.3 分,要知道此前的单集评分最低也有 8.2 分。而在国内的豆瓣,《权力的游戏》评分也大幅下滑,首次跌破 9 分。

  

  造成口碑崩塌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两位编剧为了迅速在三集之内收尾,强行扭转了很多人设,从而造成了整个剧集的人设崩塌和逻辑无法自洽,让苦苦追剧八年满心期望有一个史诗般结局的观众,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

  剧组的不用心还从两处重大的穿帮镜头上展露无疑,在第四集中桌上出现了一个疑似星巴克的咖啡杯让全球观众集体吐槽,一时间段子满天飞,有网友这么调侃道:如果龙母去星巴克点单,龙母的全名――风暴降生丹妮莉丝,安达尔人,洛伊拿人和先民的女王,七国统治者暨全境守护者,大草海的卡丽熙,不焚者,弥林的女王,奴隶解放者,龙之母――恐怕会让店员写到崩溃。

  爱之深,责之切,国外网友们已经开始发起了「重拍《权力的游戏》第八季,并更换编剧」的请愿活动,目前在请愿网站 chang.org上,已经有超过 20 万人支持这个请求,而人数目前还在快速增长中。在页面上,有请愿者就疯狂的 diss 两位编剧:「两位编剧在没有原著可依赖的情况下,已经证明了自己就是可悲又无能的作家。」

  

  的确如此,前五季的《权力的游戏》由于有原著的支撑,剧组只需要遵循原著的情节进行还原即可,再加上 HBO 大成本的投入,才铸就了一代神剧的辉煌。

  但是由于《权力的游戏》原著作者乔治・R・R・马丁缓慢的更新速度,剧组从第六季开始不得不脱离了原著剧情,完全交给了两位编剧自己来自由发挥,然后就出现了第八季这样大崩盘的结果。

  

  尽管有 20 万人请愿,但是《权力的游戏》想要重拍基本上只能停留在观众一厢情愿上了,虽然很烂,但是《权力的游戏》第八季的收视率却屡破纪录,第一集收视人数高达 1740 万观众,创下了 HBO 史上首播观看人数纪录,之后的第四集和第五集(评分最低的两集)再次创下了 1780 万和 1840 万人的记录,这么高的收视率,HBO 除非真的钱多了没地方花才会去重拍,一集 1500 万美金的成本可不是小数目。

  

  其实《权力的游戏》并非第一部烂尾的神剧,包括当年风靡全球,也是不少人美剧启蒙的《越狱》,丧尸剧《行尸走肉》都在最后变得一塌糊涂,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美剧的制作模式,一边按照观众的口碑一般安排剧情的走向,大部分神剧的前几季都会有一个精雕细琢的剧本,但是随着收视率居高不下,编剧也只能在短时间内狗尾续貂,强行让本该结束的剧情继续下去,结果就是口碑崩盘。

  可以说,在互联网时代仅仅依靠几个编剧去制造一个让大众都满意的剧情是越来越难的一件事情,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互动式电影的出现似乎可以替这些天天被骂的编剧们减轻一部分压力。

  所谓的互动式电影,指的是在观影过程中,观众可以替剧中的角色作出选择,从而决定剧情走向,这个模式已经在不少游戏里面进行了尝试,像去年大火的《底特律:变人》就是个中翘楚,甚至可以说这些游戏更像是一部多结果充满蝴蝶效应的电影。而 Netflix 在去年也推出了一部互动式电影《 黑镜:潘达斯奈基 》,观众可以一边观看电影一边替主角作出选择来决定接下来的剧情走向。

  当然互动式电影在体验上还是有缺陷的,那就是不够流畅,观众往往在看剧的过程中还要不停的进行即时操作,很容易将代入感消磨殆尽,如果能让剧情在观众还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就走向了更为满意的结局,那么想必会更好的提高观看体验。

  事实上迪士尼就曾经有过相关的设想,利用 AI 监控观众的微表情,来推测哪种剧情的走向更符合观看者的预期,并且及时作出调整以此来提高观看体验。这样就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互动式电影或者剧集往往也需要拍摄多种剧情走向,对于影视制作公司来说,可能会大幅的的提升成本,这也许会成为他普及开来的最大阻碍,但是如果多一种可能性,是不是我们能够把大部分的剧都看成神剧?要不 HBO 你试试?

  举报/反馈